普朗克
一位現代音樂家的生平及作曲介紹
它叫做浦浪克(F. Poulenc)幫忙找一下吧!我只知道他是法國六人團中的一人.做了很多雙鋼琴的曲子
【漢語拼音】Pulangke 【中文詞條】普朗克﹐F. 【外文詞條】Francis Poulenc (1899~1963) 法國作曲家﹑鋼琴家﹐1899年1月7日生於巴黎﹐1963年1月30日卒於同地。
5歲從母親學鋼琴﹐1914年從西班牙鋼琴家R.比涅斯學習。
1917年後與奧涅格﹐A.﹑米約﹐D.﹑薩蒂﹐E.相識﹐並作《黑人狂想曲》獻給薩蒂﹐1918~1921年應徵入伍。
1920年成為法國“六人團”的成員。
1921~1924年從科什蘭﹐C.學習。
1924年為佳吉列夫﹐檢視圖片.檢視圖片.的俄羅斯芭蕾舞團作舞劇《母鹿》﹐名聲大振。
1935年一度轉向宗教音樂的創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留在巴黎﹐為悼念西班牙文學家F.加西亞‧洛爾卡寫《小提琴奏鳴曲》﹔為法國詩人P.艾呂雅的詩譜寫具有愛國思想的康塔塔《人類的形像》﹐預言解放﹐表現對法西斯的蔑視。
1947年作第1部歌劇《提瑞西阿斯的乳房》﹐1953~1956年作第2部歌劇《加爾默羅會修女的對話》﹐評論家認為是現代優秀歌劇之一。
1958年作獨幕歌劇《人聲》﹐全劇長40分鐘﹐只有一個女主角在台上與她的情人通電話﹐但通過她的獨唱及聆聽對方談話的沉默﹐反映出一個社會性悲劇。
普朗克的創作領域寬廣﹐包括各種體裁。
他的作品從輕鬆活潑﹐富於娛樂性逐漸轉變為寓有一定政治和社會背景的嚴肅題材。
他依據法國民歌傳統﹐發展了德彪西﹐C.的音樂韻律原則與 穆索爾斯基﹐檢視圖片.檢視圖片.的聲樂朗誦方法。
他的曲調富於歌唱性﹐有“法國的舒伯特”之稱。
浦浪克為法國現代樂派最重要之鋼琴作曲家之一
作有三十四首鋼琴獨奏曲
於二十世紀佔有一席之地。
本研究擬就鋼琴演奏及教學角度
探討浦浪克鋼琴作品及其彈奏技巧。
首先
將先對浦浪克生平作簡略概述
再探討浦浪克鋼琴作品之曲調、和聲、調性等特色
最後探討其鋼琴作品之詮釋要領--速度、踏瓣及觸鍵技巧
並以浦浪克重要鋼琴作品為實例
列舉說明具體練習步驟
提供演奏者參考
如《Improvisations》、《Nocturnes》、《Intermezzo in A-flat Major》及《Les Soirees de Nazelles》。
這位「大鼻子琴聖」
優渥的家庭背景讓他可以無後顧之憂地獻身於音樂創作中。
他的創作可以說是自學而成
甚至在剛出道時
還一度以小丑的姿態行走江湖
但是他的成就卻在年紀的增長中越顯成熟與魅力。
身為「法國六人組」的一員
在1930年代的現代音樂浪潮中
不受陷於一定以「非調性」創作不可的窠臼中
用輕快、詼諧、睿智的個人語言
寫下了從歌曲到室內樂、從鋼琴曲到歌劇等多種音樂。
在他的作品中
歌曲和室內樂可以說是創作的精華。
他取材的自由及豐富
可以從寫作歌曲的標題看出
例如「小稻草」(La courte paille
1960)中包含一首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