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軒出版社
給我康軒國二國文注釋(急~
如題!!田園之秋選的注釋全部謝謝:)
國文科二上編輯教材(課文) 第三課 田園之秋選陳冠學九月七日摘了一整天的番薯蒂。
下午大雨滂沱
霹靂環起
若非番薯田在家屋邊
近在咫尺
真要走避不及。
低著頭一心一意要把番薯蒂趕快摘完
霎時間
天昏地暗
抬頭一看
黑壓壓的
滿天鳥雲
盤旋著
自上而下
直要捲到地面。
這種情況
在荒野中遇到幾回。
只覺滿天無數黑怪
張牙舞爪
盡向地面攫來。
四顧無人
又全無遮蔽
大野中
孤伶伶的一個人
不由膽破魂奪。
大自然有時很像戲劇
像今天這種大西北雨的序幕前奏
可名為惡魔與妖巫之出世。
正當人們籠罩在這樣死怖的景象中
膽已破魂已奪之際
接著便是閃電纏身
霹靂壓頂
在荒野中的人
此時沒有一個不是被震懾得氣脫委頓
匍匐不能起的。
好在再接著便是大雨滂沱
再看不見滿天張牙舞爪的黑怪
而閃電與霹靂雖仍肆虐不已
卻多少為雨勢所遮掩
於是匍匐在地的失魂者
便在雨水的不斷澆淋下
漸漸地蘇醒
而閃光與雷聲也愈來愈遠
轉眼雨過天青
太陽又探出了雲端
樹葉上、草上閃爍著無邊亮晶晶的水珠
一場大西北雨便這樣過去了。
你說這是戲劇不是戲劇?因為是在家屋附近
又為了趕工
直待到閃電與霹靂左右夾擊
前後合攻
我才逃進屋裡。
遇到這樣氣勢萬鈞的大西北雨前奏
誰也不能逞英雄。
因為此時在天地間除了它是英雄之外
不准有第二個人是英雄。
此時它是無敵的大主宰
任何人都不能不懾服。
牛群在原野上狂奔
羊群在哀哀慘叫
樹木在盡力縮矮
那個敢把手舉得最高
頭伸得最長
定立時被劈殺。
一場為時一小時的大西北雨
到底下了幾公釐的水
雖然沒做過實驗
只覺好像天上的水壩在洩洪似的
是整個倒下來的。
每一雨粒
大概最小還有拇指大
像這樣大的雨粒
竹葉笠是要被打穿的
沒有蓑衣遮蔽
一定被打得遍體發紅。
但是本地原是山洪沖積成的沙石層
滲水極快
無論多大多長久的雨
縱使雨中行潦川流
雨一停
便全部滲入地下
登時又見灰白色的石灰地質
乾淨清爽
出得門來
走在堅硬的庭路上
一點兒也不沾泥帶水;這是我酷愛這一帶旱地
而不喜歡外邊水田田莊的理由。
終於雷聲愈來愈遠
電光只在遙遙的天邊橫掃。
太陽又出來了
一片清新的空氣、鮮潔的色彩
彷彿聽見了貝多芬田園交響曲第五樂章牧羊人之歌。
二、題解:田園之秋是一部記錄秋天田園生活的日記
以日期分篇
不另訂篇名。
本篇是書中九月七日的日記。
文章一開始先以一句話記下當日的工作
再全力描寫午後的一場西北雨;從布雲到打雷閃電
然後降下大雨
終於雨過天青的種種景象。
文中並呈現了作者豐富的聯想及感受。
三、文體:記敘文。
(日記形式)四、作者:陳冠學
本名陳英俊
臺灣省屏東縣人
民國二十三年生。
曾任教職
也主持過出版社
後來歸隱田園
致力於寫作。
著有田園之秋、父女對話、訪草等書。
五、生難字詞:(有*為基本層次) 1番薯蒂 2大雨滂沱* 3霹靂* 4近在咫尺* 5霎時間 6天昏地暗* 7盤旋著 8張牙舞爪* 9攫來* 10遮蔽 11孤伶伶* 12膽破魂奪* 13籠罩* 14震懾* 15氣脫委頓 16匍匐 17蘇醒* 18雨過天青* 19閃爍* 20氣勢萬鈞 21逞英雄* 22懾服* 23劈殺 24洩洪* 25竹葉笠 26蓑衣 27滲水* 28行潦川流 29登時 30沾泥帶水* 31彷彿* 32交響曲六、注釋:1滂沱:雨下得很大的樣子。
2霹靂:急而響的雷聲。
3咫尺:比喻很近的距離。
咫:八寸。
4西北雨:夏秋之間
午後的雷陣雨。
5序幕:戲劇公演時
排在第一幕前
用以介紹劇中人物、劇情發展或預示全劇主題等;引申為事情將要發生的預兆。
6前奏:在正式演唱歌曲前演奏的附屬曲子;引申為一切行為的開端。
7震懾:震驚恐懼。
8氣脫委頓:失神無力
疲乏困頓的樣子。
9氣勢萬鈞:形容氣勢雄偉壯盛的樣子。
鈞:三十斤
古代的重量單位。
10笠:用竹片或竹葉做成的帽子。
11蓑:用草或棕櫚葉製成的雨具。
12行潦:因下雨而匯流於道旁的流水。
13登時:立刻。
14孤伶伶:孤單的樣子
亦作「孤零零」。
15匍匐:手足伏地爬行。
16肆虐:恣行暴虐。
17蘇醒:從昏迷中醒轉過來。
亦作「甦醒」。
怎麼?忘了帶課本回家喔= =那本課本我丟了耶20分鐘就背熟了 放心不過算多的
康軒國二國文注釋,陳冠學,大雨滂沱,盡向地面攫來,陳英俊,近在咫尺,走避不及,四顧無人,西北,膽破魂奪
寓言|紅樓夢|修辭|張愛玲|言情小說|朱自清|三國志|十二金釵|千字文|三字經|西廂記|儒林外史|三十六計|人間詞話|龍族|三國演義|聊齋志異|徐志摩|字典|詩|陶淵明|散文|李白|唐詩|水滸傳|西遊記|家|成語|典故|
康軒出版社
參考: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611100214120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請留言給我,將移除本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