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基因

基因改造食物安全嗎?

基因改造食物

到底對人類是有益還是有害?
>基因改造食物安全嗎?基因改造食物

到底對人類是有益還是有害? 撰文╱布朗(Kathryn Brown)翻譯/黃榮棋 鼓吹基因改造作物的人說

這類作物不像傳統作物

需要的有毒農藥較少

對環境有利。

但令批評者擔憂的是潛在的風險

他們想知道所謂的利益究竟有多少。

到底基因改造作物是環保美夢的實現

還是一場正在形成中的災難?科學家正積極尋找答案。

兩年前

一群生態駭客衝進蘇格蘭愛丁堡的一塊農田

搗毀了種植的油菜。

去年

美國緬因州一處白楊樹實驗林遭「夜半突襲隊」闖入

砍倒了三千多株樹。

在加州聖地牙哥

抗議人士破壞了高粱作物

並且在溫室的牆上噴漆示威。

這些暴行都是針對基因改造作物而來的

但是抗議人士的行動適得其反

因為他們所破壞的

全都是傳統農作物。

在每個案例裡

那些行動派都把一般作物誤認為基因改造過的品種。

原因不難理解。

世界上已有4400萬公頃土地(相當於台灣面積的12.3倍)種植了基改作物

可是從某個角度來看

那些作物都是隱形的。

植入農作物的基因

你一個也看不見、嚐不出、摸不著

或察覺它對環境的影響。

光憑外觀

你無從知道含有外源基因的花粉粒是否會毒害蝶兒

或是傳播到幾公里外使其他植株受精。

最令人擔憂的正是它的「隱形」。

基改作物究竟如何影響環境?我們何時才會注意到這些影響呢?土壤中的毒藥可以少些?農產公司自1990年代中開始宣傳基改種子

向農友保證可降低有毒農藥的用量。

如今大部分基改作物都含有抗害蟲或耐除草劑的基因(見第XX頁的數據)

以大豆、玉米、棉花及油菜為主。

植入抗蟲基因的作物會自行製造殺蟲劑

因此可望減少化學藥劑的噴灑。

耐除草劑的基改作物可耐受廣效性除草劑

農人就可以摒棄針對特定雜草且毒性更強的化學藥劑。

農人總是希望盡量少用比較危險的農藥

不過基改作物之所以吸引人

是因為勞作手續簡化了(降低施用農藥的頻率及複雜程度)

甚至可使產量增加。

但是所謂的「對環境有好處」卻不易證實

因為植物不同、地點不同

結果必定隨之而變。

不過還是有些資訊可供參考

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

耐除草劑的作物不見得會降低農藥的噴灑量

不過農人將使用比較溫和的混合藥劑。

例如

農人要是種植了耐除草劑的大豆

就會避免使用最毒的殺草劑

而改用毒性弱、分解快的★磷除草劑。

作物植入抗蟲基因

也產生了優劣參半的後果。

目前

抗蟲害的特性是取自土壤中桿菌「蘇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

下文簡稱Bt)的一個基因。

這個基因會促使細胞製造一種晶體狀蛋白質

對某些昆蟲來說是毒藥

尤其是啃食作物的毛毛蟲和甲蟲

卻不會傷害其他生物。

不同的蘇力菌菌株

各有不同的毒基因

影響的昆蟲也不同

所以種籽生產商可以針對特定的作物

選用最適合的抗蟲基因。

要界定基改作物對環境的害處

似乎比評估優點更為困難。

多虧了幾份負面的報告

目前大眾注目的焦點集中在Bt作物;管理當局也正積極評估基改作物的風險。

美國環保署於2001年已針對Bt作物發布重要的新規定

要求種籽生產商進一步證明這些作物的安全性

並能在農場中監控。

由於消費者的疑慮如排山倒海般而來

科學家正加速研究Bt和其他基改作物對環境的影響。

他們想要知道的有:Bt作物如何影響「非目標」生物

例如無害的甲蟲、鳥兒、蠕蟲以及其他恰巧路過的生物?基因改造作物是否會授粉給周遭的植物

使抗蟲基因流入野地

創造出不受控制的超級野草?以基因工程技術植入的抗蟲與耐除草劑能力萬一失效

使基改作物突然變得異常脆弱

這種機率又有多大? 野外生物要付出什麼代價?1998年瑞士的一份研究報告激起了廣泛的疑慮

大家擔心Bt作物可能會在無意中傷害運氣不好的生物。

研究是在實驗室中進行的

科學家以玉米螟幼蟲餵食蚜獅幼蟲

發現吃Bt玉米長大的玉米螟會使蚜獅死亡

而普通玉米則否。

一年之後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昆蟲學者洛西等人提出報告

他們以沾有Bt玉米花粉粒的馬利筋葉餵食大樺斑蝶幼蟲

結果那些幼蟲都死了。

疑懼之火再度燃起。

之所以吸引人

是因為勞作手續簡化了(降低施用農藥的頻率及複雜程度)

甚至可使產量增加。

然而

實驗室可不比農田

許多科學家懷疑這些先期實驗有何用處。

他們指出

昆蟲在實驗室裡攝取的Bt毒素

遠超過牠們在外面的真實世界所攝取的量。

因此研究人員親下田野

到栽種基因改造作物的玉米田裡測量花粉中的毒素

估計有多少毒素會飄落到馬利筋之類的植物上

最後還需確定蛾、蝶幼蟲的毒素接觸量。

大部分調查已經在2000年的生長季裡完成

隨後會向環保署提出報告。

但是事情還未塵埃落定。

「證據根本就不夠

」環保科學家協會的瑞斯樂指出

「基改作物對非目標生物的影響這個問題根本就是個黑洞

環保署目前握有的數據太少

根本無法判斷大樺斑蝶的問題是否嚴重

更遑論長期的評估。

」我們會創造超級雜草嗎?擔心基因從基改植物流入其他植物

是圍繞著基改作物的另一類憂慮。

獲得新基因的植物可能掙脫原有的生態階層

變成「超級野草」

不懼原本的天敵或農藥。

到目前為止

還沒有科學研究發現基改作物導致超級野草的出現。

2001年2月《自然》雜誌上有篇報告指出

在一個長達十年的研究裡

英格蘭栽種的基改馬鈴薯、甜菜、玉米或油菜

都沒發現像野草那樣能使近親種受精的情形。

在美國

至少還有生物地理的屏障

Bt作物不太可能將植入的基因傳播給野草

因為美國的基改作物多半種在沒有近親的地區。

大多數植物要相互授粉

彼此之間必須有些共通之處

例如相同的染色體數目、相同的生命週期或適合的棲地。

美國的「沒有近親」法則的唯一例外

是夏威夷和弗羅里達州南部的野生棉花

它們和基改棉花相似得離奇

所以可以接受基改棉花的花粉。

為了區隔野生物種與生技物種

美國環保署已要求生產商不得在弗州60號州際公路以南或夏威夷出售基改棉花。

而在北美以外的地區想避免超級野草的產生

恐怕就難了

因為在這些地區

農作物的野草親戚頗為常見。

舉例來說

野生棉花已經蔓延過弗羅里達群島

橫越墨西哥灣進入墨西哥;在南美洲的玉米田周圍

長著它們的野生親戚

蜀黍。

設立收容所最後

不管基改作物種在什麼地方

永遠有個風險尾隨

那就是演化。

定期噴灑的農藥

只要時間一久

害蟲和雜草都會產生抗藥性。

為使除草劑能有效對付雜草

孟山都等公司要求農人以負責任的態度使用農藥

只在必要時才噴灑。

為了延緩昆蟲對Bt毒素產生抗藥性

環保署規定

種植Bt作物的人必須挪出部分農地種植傳統作物。

舉例來說

這些「收容所」可以種在Bt作物栽植區外的某個角落

也可以種成一排

把Bt作物一分為二。

在收容所裡

已經具備一點抗Bt毒性的昆蟲與沒有抵抗力的個體交配繁殖

就會稀釋抗毒能力。

根據孟山都的說法

Bt作物的商業栽植已經五年了

還沒有發現能抗Bt毒性的昆蟲。

這家公司聲稱

種植Bt玉米和棉花的農人

約有90%遵守規定設立收容所。

但是

有些環保人士懷疑情況是否真的這麼樂觀

他們認為

那些非Bt作物收容所不是種植面積太小

就是設計太差

要期望昆蟲長期不產生抵抗力

實在很難。

紐約市非營利組織「捍衛環境」的資深科學家戈德伯格說:「2000年秋天的環保署會議中

科學家似乎都同意應設置更大更好的收容所

但是棉花農絕對不會同意。

」更廣泛的說

戈德伯格質疑基改作物究竟能為環境帶來什麼好處?她說:「不管要經過多少年

我們終會失去Bt這個對抗蟲害的利器

然後必須尋找另一種化學武器。

不少人把這一代生技作物當成某種新玩意兒

而非農業上的實質進展。

」她支持比較持久的方案

包括仔細規劃作物輪耕與有機農耕法

而非一味噴灑農藥或改造作物基因。

「如果說每一種基改作物都會變成問題

其實是不公平的。

」瑞斯樂說

「但我們現在仍須花心思研究那些風險

免得以後得收拾殘局。

」 參考資料 http://www.sciam.com.tw/read/readshow.asp?FDocNo=5
其實有害吧!

美國拿蜜蜂來做實驗...我忘記叫什麼蜜蜂了!

她們把她們所實用的花基因改造!

花的數目變多了!

你會覺得她們應該就不會餓死了吧!

可是....她們的幼蟲寶寶...居然吃了以後...中毒死亡@@"你認為呢?基因改造會好嗎?肯定也會對我門人類的身體有所傷害吧!


 [生物的未來-生物科技]基因改造食品安全嗎? (上)作者:陳瑞賓  相信許多家長在逛超市賣場的時候

會注意到陳列架上的食物標示

開始出現了強調不含基因改造成份的標示或廣告。

但是

基因改造究竟是什麼意思?在食品上標示又代表什麼意思?難道不含基因改造成份的食品比較健康?或比較安全?那麼沒有標示的是否就有問題?…一連串的問題

接踵而來

有點好奇

又有點不安。

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服務的時候

就經常接到這類的電話或。

如同以前所說的

科技的進步

已經讓大多數的人

在來不及也沒有選擇的情況下

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什麼是基因改造?  首先

我們要先了解什麼是基因改造。

就像蓋房子的時候

建築師所畫的設計藍圖一樣

基因也就是生命的藍圖。

顧名思義

基因改造

也就是修改生命的藍圖的意思。

由於生物科技的進步

科學家已經大量的解讀出各式各樣基因所蘊含的意義及功能

並且已經可以利用各種工具和方法來輕易的修改基因

就像建築師修改房子設計圖那樣容易。

因此

各種基因改造的嘗試

就像過去科幻小說裡所描寫的那樣

創意如雨後春筍般

源源不絕。

當然

就像房子的設計要考量房子的負重、材料、地震…等相關因素

並不是隨易修改生命的藍圖都可以奏效

或都安全無虞的。

  科學家努力投入於基因改造的行列裡

除了對生命的好奇外

更多的努力是想藉由修改生命的藍圖

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問題或改善人類的生活。

例如讓豬隻能夠長的又大、又健康、更符合人類口味的需求;製造出能抗病蟲害

不需使用農藥

生產量又大

能解決糧食問題的稻米或小麥…等;或是修補人類的基因

讓人類能夠更加聰明、健康

甚至活的更久、更英俊美麗且不容易老化。

基因改造遠超過育種的極限  由於基因改造對大多數人而言

並不容易了解。

因此

許多科學家或官員

會用「育種」來說明基因改造的目的

但是

卻沒有跟民眾進一步說明兩者之間的不同。

過去傳統的育種

簡單的說

就是把大隻又健康的豬留做種豬

讓他們互相交配來生出又大又健康的豬。

把長的又快

結實纍纍的稻米互相授粉

產出種子做為明年播種用。

水族館裡各式各樣的金魚或觀賞魚

以及各式各樣的貓、狗

都是大家所熟知的例子。

這些傳統的育種方法

頂多是試著將不同品系的種類進行雜交育種的嘗試

但多侷限於同類的物種間。

  但是

生物科技的進步

已經可以將不同物種間的基因

透過轉殖入的方法來修改

因此

也有人將基因改造稱為基因轉殖科技。

舉例來說美國的科學家曾提出研究計劃

嘗試將蠍毒的基因轉殖到農作物上面

讓所有啃食農作物的動物因此而死掉。

換句話說

科學家也可以輕易的將牛或豬的基因

視需要而殖入稻米、大豆或小麥的基因裡頭。

甚至有人開玩笑說

乾脆將植物行光合作用的基因殖入到人類身上

以後只要曬曬太陽

就可以吃飽

或減少糧食的損耗了。

在醫學上的發展

就更令人吃驚了!

讓動物長出人類的心臟

供換心的病人使用

長出人類的皮膚

讓燒燙傷或美容換膚使用

加入生物複製的技術之後

基因改造早已遠遠超過傳統育種的範圍與極限了。

(2002-11-06)
有個關於俄羅斯

法國等三個國家

arrow
arrow

    玩樂天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